第(3/3)页 给的好处是,安家费一百两银子,外加一处宅院。 另外,还有二十亩土地,和牛羊。 当然,除了一百两安家费,其余的都是邺城的百姓留下来的。 楚天还特别提到,如果身在奴籍的人,愿意来邺城的,可以恢复自由身份,同样的奖励,一点都不会少。 这样一来,或许能帮助一些人脱离奴籍,同时,缓解大楚境内人口密集的实际情况。 原来的时候,楚天准备从人口密集的地方把人迁移到漠北大草原上去。 可大楚人世代农耕,到了漠北大草原上,恐怕不适合漠北大草原的气候和生活方式,才没有提出来。 而现在,邺城的百姓没了,正好从大楚迁移过来一些。 住房现成的,土地现成的,家中的牛羊都是现成的。 甚至有的家中还有鸡鸭鹅什么的。 就连家中的家具和被褥都是现成的。 还别说,西凉这些年对外掠夺,给西凉的原著居民增添了不少的好东西。 最起码,桌椅板凳,都是用的上好的木料。 一看就是从别的国家的皇族掠夺过来的。 既然是西凉掠夺别人的东西,大楚的百姓来了用上,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楚天觉得合情合理,就这样吩咐下去了。 户部马上来了消息,说朝廷的告示刚刚贴出去,京都差不多在奴籍的人,全都报了名。 甚至超出了楚天的预算。 就是出了另外一个让人头疼的事。 那些家奴迁移之后,用惯了家奴的人家,家中没了人手,一时间,都到皇宫门口请示,请皇上收回成命。 楚天接到吴用的折子,立马批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连饮食起居都照顾不好,当官的立马下岗,经商的立马关门! 楚天觉得,作为现代人,会说话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而作为老祖宗的古人,却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要被人伺候? 欠你的? 楚天的这个批复到了朝堂之上,吴用第一个拿着折子,把自己家唯一的一个赶车的下人,报了名。 吴用祝福自己家这个车夫,“你跟了我半辈子,连个媳妇也没混上,到了邺城,记着娶个媳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