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经典案例-《做旧师》


    第(3/3)页

    这价值虽然差异很大,但是这东西毕竟清旧仿,实实在在的老物件老古董,所以那是相当的迷惑人。

    如果不是眼力颇高的藏家古董商来看,这玩意是十分容易打人眼的。

    这里提一句,自光绪以来,古董行里就盛行着用小康冒充老康,以次充好的案例。

    还有,小康老康也是很多古董店在招鉴定师的时候的考题,也是以前很多学徒出师的时候,老鉴定师常常出的考题。

    当然了,现在做学徒的少了,但是用小康货冒充老康货的案例依旧不少。

    未来,也还会存在。

    回到现场,我看出了问题是不禁摇头笑了起来。

    想不到着竟然在远隔万里之外的法国我也能遇到这古董行里的经典案例。

    马博天一看我摇头,不禁奇道,“怎么了?这玩意假的?”

    “说假也假,但也不算我们认为的假。”

    这话说的马博天更加糊涂了。

    “小康货!”

    马博天是听得恍然大悟。

    随即又惊道,用粤语,“该不会是这些鬼佬故意给我们挖的坑吧?”

    我不禁再次摇头,“我反倒觉得不可能。用小康货冒充老康,这不是鬼佬能有的水平。其实,这小康的瓷器被这参加过八国联军的鬼佬带回国也很正常。时间很吻合的。”

    马博天听得点点头,“你说的也对哦。小康老康这种事的确不是鬼佬能搞清楚的。别说鬼佬了,我都看不出来。”

    我心想你也没比人家鬼佬厉害多少。

    还有,不要小看鬼佬,有的人专心研究汉学,在某一方比我们国内的有些专家都还牛。

    前段时间我就刷视频,看到美国有位教授,一手瘦金体比我们国内书法院的大师写的牛逼多了!

    不过,我这话刚说完,立马就被打脸了。

    跟上一件台灯一样,我看完自然要给人家把插头给插回去。

    但是这个台灯的插头比刚刚那一件难插多了,我是插了半天愣是没插进去。

    我心想你个小样这插头难不成还是小康货。

    我是拿起插头就要看看是不是插头的脚变形了。

    但是我这一看,忽然就发现个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