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次早朝之盛景,在离阳一统后的二十年间尚属首次。 只要有资格参加朝会的人,无论是就藩的宗室,还是太安城中的官员,都被堵在了御道上。 而此时,皇城正门外的赵家瓮,已经站满了早起来此的朝中重臣。 一眼望去,各色官服混杂在一起,组成了一道令寒门士子馋得流口水的“绝世风景。” 但这看似一团和气的衮衮诸公,实在泾渭分明,暗流涌动。 张巨鹿领头的张党最为神气,行走之间顾盼睥睨,神采奕奕; 顾剑棠手下的那帮杀才则凑在一起,不时朝文官投去不屑地眼神,尤以张党受到的白眼最多。 而听说西楚复国后,毅然决然辞官归乡的三朝老臣孙希济离开后,在他手下抱团取暖、原春秋九国的遗老遗少惶惶不可终日,这段时间一直在找一条能抱得住的大粗腿,好让他们能安心继续享受富贵。 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因为陆家投靠北凉而分崩离析的青党,早已失去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人群中最麻木的就是这群人。 至于皇子、外戚、御史言官,甚至是同科中官之人,在朝廷这摊浑水中,都不约而同得选择拉拢分化朝中官员,默默壮大自己的力量。 但今日的窃窃私语声,要比往日小得多。 那些习惯在早朝前和朋党交流信息的官员,都下意识闭上了嘴巴。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群在朝廷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对这种不寻常的气息最为敏锐。 他们的直觉告诉他。 今天的大朝会,一定有大事发生! 张巨鹿如往常一样站在所有人前方,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对于身后投来的好奇目光,也选择了无视。 离阳首辅当街脱衣的一事,早就如风一般传进了群臣耳中。 张党的人目眦欲裂,纷纷喊着要报仇。 其他人则是幸灾乐祸,恨不得上去煽风点火,让事情闹得更大一些。 若不是张巨鹿下了严令,前几天就该有言官死谏,让皇帝调兵除了陆远那个大不敬的江湖逆贼。 就在这时,拥挤的人群变得越发拥挤,于不可能中让出了一条小路。 只见平日里最是好脾气的桓温怒容满面,大步走到张巨鹿身边,低声道:“你还要躲我到什么时候?” “我家您可是想来就来,我什么时候躲着您了。”张巨鹿笑道。 “少和我打马虎眼!”桓温低喝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非要把刀把子递到别人手上么? 你是恨自己不死么?!” 张巨鹿没有回答,而是扭头看向桓温,一双碧眼清澈如春水。 桓温愣了下,旋即苦笑道:“真要到那一步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