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关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 “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 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 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 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 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 16至19世纪,***教开始传入车臣。 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 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第五次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控制克里米亚汗国,俄国的势力扩张至北高加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