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英雄迟暮(四)-《万物皆可拼》
第(2/3)页
张鲁向曹操投降之后,主簿刘晔立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说:“主公,您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
“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人未归附而又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是破蜀的机会,不可错过。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好机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随军的谋臣司马懿对紧跟着对曹操谏言道。
此时因北方的乌桓作乱,曹操欲要回师,于是拒绝了:“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平定汉中后,曹操之所以不继续进攻益州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首先,曹操大军是疲惫之师。曹操大军在阳平关受到张卫的抵抗,虽然最终获胜,但对曹军也是有一定的消耗。当曹操到达益州的门口时,部队已经有长达半年没有休整了,反观刘备在益州处于以逸待劳的形势,并且在各关口派出重兵把手,随时谨防曹操的进攻。以疲惫之师进攻刘备,必然会难以取胜。
其次,益州多山地,不利于曹军作战。曹操所带领的部队,其中骑兵占相当的比例。但是益州的地形多关隘,易于防守,不利于进攻。
最后,内部不稳定。在进攻汉中的同时,曹操内部发生了叛乱,为了稳定局势,曹操必须迅速的赶回邺城,处理即将要来临的危机。此时没有进攻蜀中,也是迫不得已。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七日之后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
原来当时成都的豪强和士人们在听说了曹操攻下汉中后,很多不满刘备的人站了出来,想要借机反对刘备,于是起兵作乱。
就算是刘备坚决镇压,蜀中各地依旧是人心惶惶。
于是曹操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回答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不能进击。”
无奈,曹操此时只能选择回师,之后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听从刘晔的谏言才导致错失良机的,于是便任命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曹操收拾好行囊后,在雍州刺史张既的建议下强制让数万户百姓北迁,以充实凉州和关中地区的人口。
建安二十年月底,曹操带着张鲁和他的大批教徒返回邺城,留下留征西将军夏侯渊、郭淮、平寇将军徐晃、平狄将军张郃等镇守汉中,并让张郃进犯巴西,并命丞相府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督汉中事,继续负责移民的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