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十九日,曹髦命礼官评定在废立天子过程中出谋献策的公卿朝臣们的功劳,并按功绩大小给予不同程度的奖赏。 正元二年(255年)正月十二日,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声讨司马氏,二十五日,大将军司马师督师征讨淮南。经过几番激战,毋丘俭战死,文钦逃往孙吴,然而司马师也在这场战争中被文钦之子文鸯惊得眼球掉落,病上加病。 “叛乱”平息不久,司马师在许都已奄奄一息。他自料性命难保,就派人从洛阳叫来了司马昭,对他说:“我估计自己不行了,你接掌我的大将军印。” 话未说完,司马师一命呜呼了。 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都,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 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 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封司马昭为大将军。 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正元二年(255年)二月十二日,东吴大将孙峻率军号称十万开至寿春。镇东大将军诸葛诞率部迎击,斩杀吴左将军留赞,并将捷报送到京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