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崇祯九年,辽东大旱,建奴赖以生存的粮食产量不足往年五成,建奴可谓是哀鸿遍野。 在这种情况下黄台吉也是动作频频,臣估计这黄台吉部恐怕是支撑不下去了,臣怀疑黄台吉和北朝鲜的阿敏之间恐怕有所勾连。 不得不防。” “不错,朕和五军都督府的诸位将军也有过交流,都认为建奴在进行一些阴谋,恐怕那阿敏和黄台吉再次沆瀣一气,两人之间应该是达成了协议。 不过想来现在的阿敏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此次他们的合作必然是以阿敏一方获得最大的利益。 朕觉得这阿敏恐怕是看中了整个朝鲜,他想入主朝鲜。 此事不可不防! 朕找你们来就是提醒你们动用全部能力搞清楚建奴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否为此事? 另外就是朝鲜的详细情况,他们还能支撑多久? 在我大明什么样的支援下他们才能坚持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铸刚明】 【】 两人身体一正,连声保证道:“请皇上放心,臣必然竭尽全力!” “皇上,臣有一言不值当不当讲。” 朱由检不由得笑了,看着跟了自己几十年的大太监曹化淳,“朕从不以言定罪,但说无妨!” 那知这曹化淳直接跪在地上,极为坚定的说:“皇上以臣对建奴的了解,那黄台吉并不会认为自己就比阿敏弱,在他看来阿敏的所谓十万大军仅仅有两万五千人为真鞑,其余七万人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他黄台吉现在只不过是因为独自一人承受大明的打压,这才无力解决阿敏罢了。 不仅仅是如此,那阿敏恐怕也是这样认为的,在阿敏看来,自己现在的势力也不过是和黄台吉旗鼓相当,正是因为黄台吉被我大明牵制了绝大多数的精力,阿敏才能在两者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并不稳固。 因此臣认为,我大明对此万万不可误判,两者之间的合作并没有谁为主谁为副,两者必然是各怀鬼胎,这种合作必不长久。” 说完,曹化淳一动不动:惨了惨了,自己这是直接反驳皇上的想法啊,就算皇上要收拾我,还是希望皇上能给我一个体面了。 旁边的田尔耕差点儿咬了舌头,“我去,曹公公竟然有如此之勇!” 朱由检神色一愣:似乎好久没有人如此反驳自己了啊。 “哈哈哈,大伴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很快回过神来的朱由检向前走走了几步将怔怔的曹化淳扶了起来。 “你说的很对,朕此次确实是相差了。你提醒的很好。 朕现在作为这个位置上,最近几年能这样和朕说话的人倒是少了不少。 能反驳朕的都是那些不知所谓之人,如此之行径自然是受到了朕的惩处,但若是有理有据,就像大伴之前所说,朕自然是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大伴?” …… 刚刚走出紫禁城的田尔耕颇为钦佩的对旁边的曹化淳说道:“曹公公果然对皇上忠心耿耿,又不惜己身劝谏皇上,本官实在是佩服至极啊!” “哪里哪里,都是为皇上尽忠罢了。” “是极是极!” ………… 另一边,待二人离开后,朱由检心中缓缓思索。 “建奴一分为二已经有近八年时间,两者可以说是血海深仇,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同归与好。 就算是从浩浩荡荡的中华历史上也找不到另外一例这样的事情,反倒是兄弟两人大打出手之事数不胜数。 从阿敏自立为所谓的大金大汗之时,黄台吉和阿敏早就已经不可能再合二为一了。 如此一来,即便是现在面对这样的危局,他们最多也是达成一些合作,不过即便是合作那也不过是各怀鬼胎罢了。 曹化淳也说的很对,现在的东西二建奴实力恐怕还真的相差并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铸刚明】 【】 此次确实是朕有些疏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