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吕雉表示,哪有一女嫁二夫的道理。最后,想出了一个替代的主意,在宫里找了一位宫女,假装鲁元公主嫁给单于,这样才避免了鲁元公主嫁给单匈奴的命运。 晚年女儿与舅舅荒唐成亲…… 鲁元公主和张敖成亲以后,诞下一男一女。儿子叫张揠,女儿叫张嫣。刘邦逝世后,其子刘盈继位,刘盈身体不好,性子也软弱,最后是母亲吕雉手握大权。 为了权力不外泄,惠帝三年,吕雉作了一个惊掉人下巴的决定,就是让年仅8岁的外孙女嫁给舅舅刘盈。也就是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弟弟。 史书上没有留下鲁元公主对此事的态度,但设身处地,也不难想象鲁元公主内心肯定是极为愤恨和无力的。弟弟刘盈对此事也是十分抗拒,因此一直未与张嫣行夫妻之礼。 六年以后,刘盈因病去世,张嫣成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第二年,年仅26岁的鲁元公主也在封地撒手人寰。 鲁元公主在正史几无笔墨,但一本《汉宫春色》的书上,对鲁元公主评价甚高:容貌虽非绝美,但举止大方,性情温雅,实属罕见。 可以说,鲁元公主虽身份高贵,但一生坎坷曲折,她的故事也令后来的人们唏嘘不已。金枝玉叶一样的生活是多少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但又哪知,也许金枝玉叶的愿望也只是像普通人一样活着…… 吕不韦曾在秦为相十余年,被尊为仲父,位高权重。 可是,当嬴政给他一封短短数语的信后,老吕麻溜地饮鸩自尽了。 为何吕不韦如此配合,连一丝挣扎也没有呢? 总经理赢家不傻。 秦两代君王之所以放心长期委吕不韦国事,就是因为吕不韦翻不了天。 吕不韦,是赵人,在秦毫无根基。他的荣辱升迁,一切取决于秦王。 虽然他长期执掌国事,但他仍然只算一个“总经理”。 军权,无疑是政治权力的基础。 秦实行的是征兵制。兵是国家的兵,将是国家的将,上下级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因此,位高权重者,不可能通过几次人事安排,拉拢几个关键人物,就可以控制兵权的。 征发、调集军队,必须“玺、符、节”三位一体。盖有御玺的征调文书写明命令、虎符为发兵凭证、符节为通过关隘的通行证。 任何人,要想征调50人以上的部队,都需要以虎符为凭证,否则,下级可不执行命令。 秦国的军权,牢牢掌握在秦王一人手中,其他任何一级的政府、官员甚至将领都无权征调兵马。 所以,从商鞅到范睢、吕不韦,秦国这些位高权重的相,都是职业经理人而已。 当年,商鞅执秦政20余年,也是位高权重,但是,秦公族“回收权力”时,商鞅也只得逃亡,最后,也只能“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击郑”,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魏冉,一生四任秦相,秦昭王说罢免就罢免,最后只能“身折势夺而忧死”。 如果遇到的是胡亥这样的“二世祖”,他或许还有机会。 遇到嬴政嘛··· 失控的局势即使作为“总经理”,吕不韦也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早先,吕不韦-赵姬联盟,是可以控制住局势的。 可是,由于吕不韦想摆脱赵姬,又害怕满足不了赵姬,就把嫪毐进献给了赵姬。(这也说明,吕不韦不敢得罪太后、秦王这些“董事”,只是个打工的)…… 嫪毐在赵姬的支持下,权势大涨。 “大小事咸决于嫪毐”,当时,前去投靠嫪毐,求官求仕的官员已经达到了数千人! 也就是说:嫪毐、赵姬,可以绕过吕不韦,直接任免官吏。 嫪毐,至少已经成长为可以与吕不韦相互抗衡的集团。 原先的赵姬-吕不韦联盟一分为二,相互竞争,原本毫无机会的各派纷纷跃跃欲试。 在上将军蒙獒去世后,军队也乱了起来。 嬴政的同父弟长安君以伐赵为名,在屯留叛秦。 尽管吕不韦平定了叛乱,但显然:从人事到军事,局势已经失控! 嬴政还没有出手,吕不韦就已经失去了对形势的控制! 大局已定如果遇到窝囊一点的国君,可能吕不韦、嫪毐们也就将就着乱下去,反正六国里大部分朝政也是乱七八糟的。 可是,他们遇到的是嬴政。 嬴政对嫪毐之战,展现出其压制一切的能力。 嫪毐-赵姬集团,是可以与吕不韦集团抗衡的。包括卫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齐等重要军事官员也参与了该集团。 可是,嬴政平嫪毐,整个过程,只有数百人被斩,嫪毐集团就崩溃了! 平嫪毐时,嬴政正在举行冠礼,还没有正式亲政。 嫪毐既平,嬴政亲政,吕不韦,还有什么反抗之力呢? 嬴政当时就想干掉吕不韦,不过,觉得吕不韦对他一家有功,接受说情,只是夺了吕相邦之位,让他回河南封地。 “劝杀”吕不韦到封地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六国使者络绎不绝。 显然,嬴政是睡不好的。他写信给吕不韦。 嬴政的信,杀气腾腾,可以看成“劝杀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意思很简单:吕不韦,你凭什么得到名望地位?现在全部收回,你们全家到蜀去! 杀机已经无以复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