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学术会议-《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发言台背景墙上,也有一副书写有蓝星公司及产品logo的画面。20万英镑自然不可能让蓝星的品牌,仅仅在酒会上展示。
发言台两侧有130度倾斜的两幅屏幕,投影着报告会的标题。
今天,他首次将《马氏几何》的理论体系,进行完整发布。
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他让星儿帮忙设计了一个PPT,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版面也非常有美感。比通常数学家用板书书写做报告,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时髦且新颖的表现形式了。
为了说明这个理论的内涵和实用性,他报告中,以证明《ABC猜想》为实例,论证这个理论体系。
【引理1.1 对于每个非零整数a,如果p”||a,定义Vp(a)=n,规定Vp(0)=∞,再对任意非零有理数α=a/b(a,b∈Z,a,b≠0),定义Vp(α)=Vp(a)-Vp(b),不难看出,|α|p=γ^Vp^(α),即:Vp(α)lgγ=lg|α|p,lgγ<0。定义函数Vp:Q→Z∪{∞}……】
……
【引理1.5 ∪(Zp)={α∈Q|Vp(α)=0}={b/a|a,b∈Z,p|ab}……】
……
这次的演讲,比较国数大会的短暂的发言,校方给足了时间。整个下午2点-5点,都是他的专题研讨。马由用了1.5个小时,详尽诠释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架构。也坦率地预测了这个理论工具在其他许多难题和猜想中,可以发挥工具作用的价值。
若不是担心有些骇人听闻,他都准备以解答一个尚未被破解的难题,来作为演讲的内容。对于已经开锁科技树的他,在星儿的帮助下,完整还原这个时代甚至几十年、上百年以后的所有数学猜想,都不是问题。
但想想半年时间解析了两道难题,这才过去几个月,若再来一发。还让不让其他数学家过日子,有些过了。
他的诠释因为表达形式非常清晰生动,预算的1.5个小时顺利完成。剩余的时间就是各位参会数学家自由提问,来自德国Max Planck 数学所的法尔廷斯博士,问道:
“马由先生,上次国数大会有幸听取了你的演讲,因没有资料,我尚有稍许疑惑。今天聆听你完整的介绍,我个人基本理解也初步认同。但我感觉《马氏几何》理论体系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它不仅能解决数论领域的诸多问题,甚至与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等,都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刚才你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或者说这方面潜力有限,还是可能继续深入发掘,能否给我们解说一二呢?”
马由不由得吃了一惊,大佬果然是大佬,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隐隐看穿了这套理论的内核,问题的角度也非常犀利。
法尔廷斯教授于1978年,时年24岁时取得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他在代数几何学方面,还是很有造诣。并用这个方法于1983年,在德国发表了他的莫德尔猜想的证明。当年便荣获丹尼·海涅曼数学物理奖。并于1986年获菲尔兹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