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蓝星大学雏形-《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来到本岛,乘车前往鹭岛的东南方向约3公里。
蓝星大学规划在胡里山炮台以东、北临鹭岛市植物园、南临鹭岛湾海岸线、西北侧和鹭岛大学思明校区毗邻。占地总共有2平方公里。
大学和新的研究院进行了统一规划,未来的环岛路为界,北面是学校和部分研究院功能,南侧临海的三角形地段则是研究院所在地。但又混合了别墅、小洋楼等住宅功能。
大学和研究院共用配套设施、后勤等。南北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地下通廊连接成为一体。这样便于研究院的学者到学校上课,也便于学生到研究中心实习。
汽车先驶入了北区学校大门,停留在公共停车场。马由一行人和前来迎接的地产公司项目负责人刘洋汇合,在他的指引下开始参观。
“董事长,学校内主体建筑的土建工程、环境景观工程基本竣工。高层住宅已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水电等配套设施、设备的安装。总体上,绝不会影响到明年9月的开学。”
“嗯,辛苦了。剩余的安装工程要更加谨慎小心,注意质量和安全。尤其是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一定要按设计方案落实到位。”
“明白,所以我们前面抢工期,留足了充分的安装工程时间。”
进入校园,便像是进入了郁郁葱葱的南国森林。
这是采用了全人车分流的交通规划。利用地形,将房屋和自然地平抬高、并成为平整地面。而架空部分则是机动车库、学校后期库房、一些特殊的实验室等。
架空的地下室顶板,采用了防爆设计,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达600mm。实验室还另外有加固措施。顶板上面可承载2-2.5米土壤,满足绝大多数的树木生长。
地平面除了消防车道外,不允许其他机动车通行。一是增加绿化面积,更是为了保持校园内的安全、宁静氛围。避免不久后,家庭轿车普及,校园内出现机动车行驶对学子们和老师们造成安全隐患。
这样的规划还可塑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蓝星大学以后不会有什么二代开着豪车进入校园显摆的情况发生。所有的学生、老师在这里工作学习,至少表面看都是平等的状况。
当然,校园内还是配备有共享单车概念的自行车,只需用校园卡扫描一下变可开锁。另外还有微型电动公交车供学生和老师们乘用。
大学主体建筑都是4-5层的多层建筑。因为透视关系,若不走到附近,全都被茂密的植被遮掩。
整体规划功能非常齐备。有5栋教学楼、2栋图书馆、3栋实验楼,2栋食堂(老师和学生是楼层分隔)、2座足球场、12个网球场、3座室内体育馆,内部设置了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