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山区-《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这些天,马由白天在旅游,晚上在探宝,日子飞快流逝。

    米国几家财团已进入了他预设的节奏中,相互间你来我往,十分热闹。短时间估计没有人再来打他的主意了。不过,马由不会放过其中那些极端分子,他计划在未来半年之中,逐渐让这部分人,在各种事故中结束他们奢侈、罪恶的一生。

    2月8号,初2。马由的专机返回了弘崆启德机场。虽说去年回归前,弘崆国际机场已启用,但马由还是习惯在这里起降。现在这里没有民航航班,进出港更快捷。

    回到马府,马由立刻将所有随同他去国外的安保队员放假。庄园里只有几个换班安保,让厨师准备了几天的饭菜后,就宣布要闭关。

    实则他隐身飞出了庄园。1个小时后,他已在华国西部一座群山之中。

    他稍微变幻了一下相貌,和一般驴友一样,背着一个旅行背包。开启了山区体验之旅。

    滇、黔、川三省多山。古老的农耕文明,不仅在富饶的平原和河流地带,也涉足到群山之中。但随着人类的繁衍,土地越来越少,人类不得不向大山深处开发。

    几天下来,他游走了不少的山区、村落,体验了各种山区生活状态。在禁止砍伐树木、禁止私人狩猎后,许多山民转换为农户,但山高坡陡,可种植的农用地极少。时常看到一些山区农民,为了几分可种植农地,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几千米。

    因为山区交通不便,这里的农户辛勤种植的水果或庄稼,因无人收购,收入远比其他地方少。由此导致一年的劳作,也仅仅维持基本温饱。若家里有无法劳作的老人、或病人,生活就变得极为艰辛。

    最让他揪心的是,山区农户家的小孩,也同样为了上学,行走几千米。可以想象,险峻的山路和起早摸黑,可能带来的危险。

    马由查看了一下蓝星慈善基金的希望工程投入,总体看首先投放的是这些贫困山区。但每一所学校的建设规划,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其中就有合理规模、生源和教师资源配置等,从而辐射半径无可奈何地比较大。

    看来要扭转这个局面,山民下山集中居住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不是蓝星集团一家企业可以办到的事情,涉及到土地资源再分配,土地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短期内,马由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利用网络教学,让山村的孩子,不用每天都到校上课。

    网络覆盖问题因为有了卫星,已得到了解决,剩下就是设备。马由准备增大学习机捐赠数量,并要指定部分用于贫困山区。此外,中草药的种植,产业精准扶贫,还得加快进度和范围。

    短短几天,他就有如此多的联想。看来坐办公室听汇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灵感,要匮乏许多。当然蓝星集团主业不是做慈善,但既然每年耗费百亿资金,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今天,马由就在红河哈尼梯田。这里就是农耕文明的一个典型。位于滇省红河州哀牢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这里的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