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演-《浊世砺行》
第(2/3)页
寿阳悬在淮南,于魏人而言,真个丢了也就丢了,不过是少了一根扎在梁国肉中的硬刺。可涡阳地处淮北,眼下正可谓对抗南朝的头一座重镇,若再丢了,梁人怕不就要杀到洛阳来。
涡阳告急,魏国举朝震惊,急切之下,就要调兵南下增援。思来想去,眼下现成的,也就元渊一军可用。
虽说河北、幽燕皆糜烂一片,全仗元渊苦苦支持,可这时也顾不得了,洛阳催诏一道接着一道,元渊不敢怠慢,乃领军匆匆南下,驰援涡阳。
葛荣自谓天命所归,信心百倍,当下率军回转河北,复围信都。
与此同时,吐斤洛周没了元渊压制,声威复振,遂四处出击。数月功夫,他全取幽燕之地,乃整顿兵马,图谋南下河北。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
元渊既去,葛荣与吐斤洛周一南一北,叱咤河北、幽燕,魏廷不能治。
这还没算完,就因葛荣跑去并州晃荡了一圈,可把山西地面上一众杂胡乱民的心思给激活了---先是费也头牧子于并州(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地界聚众造反,声势浩大。继而西部高车人斛律洛阳起于桑干西,肆虐肆州(州治九原,今山西忻州),更向南与费也头牧子连成一片。又有朔州(州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城民鲜于阿胡据城反,率流民一路南下,竟尔一举攻克魏国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朝野上下为之震惊,有识之士惊呼:此非六镇故事重演乎?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话说关中之乱久久不平,糜费却巨,胡太后大为不满,便下旨给萧宝夤与崔延伯,要他两个速速平乱。二人乃兵出长安,向西挺进。
崔延伯自恃勇猛,撇下萧宝夤独自出击,先倒是胜了几仗,结果轻矜急进之下,在安定(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中了贼首宿勤明达的埋伏,大败亏输,自个也中流矢而亡。
萧宝夤惊急之下,不敢再战,匆匆退回长安。便有流言四起,说是朝廷不满萧宝夤连战连败,将要治其罪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