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兵书-《浊世砺行》


    第(2/3)页

    说到这里,他陡然一滞,似乎想到些什么,口中喃喃不止:“浮水筑垒,漂曳游移。。。浮水筑垒。。。浮垒?”猛然大叫出声:“浮垒!对!就是浮垒!有了有了,这下有了!”

    众人不明所以,皆怔怔看着裴果,就见他一番手舞足蹈,更向着陈庆之拱手道:“裴果似有一计,可破考城。只是眼下心中尚有颇多模糊处,尚需回去营中,找得兵书印证。”

    陈庆之听到“浮垒”二字时,虽不甚明白,却已浮想联翩,又知裴果从来不是个咋咋呼呼的人物,当即点头:“走!一同回去,且瞧瞧孝宽的兵书!”

    余人纷纷叫好,尤其那些个尚不及被陈庆之点名的,更是暗呼“侥幸”。于是一行人匆匆归返大营,裴果径入自己帐中,片刻拿了本书册出来。

    裴果说的这本兵书,自然就是他裴氏家传的《裴叔业用兵心得》。裴果自小熟读此书,虽不至一字不差,也可称了然于胸。他念及“浮水筑垒”这一句的时候,赫然想起,书中正有“浮垒”二字,这便惊叫起来。

    书册打开,纸页发黄,字迹看似潦草,然银钩铁划、力透纸背,隐隐间,竟透出一股肃杀之气。陈庆之只扫了一眼,双目中精光大盛,口称:“不意今日得见叔业公兵书,幸甚,幸甚。”

    裴果翻到一页,上头果然写着“浮垒”二字,下有注释两条,一曰:“城四面萦水,水阔则使之”;二曰:“夯土为基,覆木为底,上起高楼,犹楼船也”。

    当初裴果读到此节时,仅见“浮垒”二字,外加简简单单两句注释,此外再无片言只语,遑论图例。裴果又身在武川,少见江河阔水,实在不明就里,身边也没人询问,只得撇过此节不管。天幸裴果记性不差,总还记得“浮垒”两字,这时一眼看到那句“城四面萦水,水阔则使之”,早是欢呼雀跃:“哈哈,不想叔业公兵法所记,恰应了考城之状。”

    陈庆之又惊又喜,自裴果手中接过书册,双手竟在发颤。只寥寥数语罢了,他却捧着个宝贝也似,上上下下不住观阅。

    一炷香功夫,陈庆之合上书册,两眼放光:“天助我大梁!此浮垒若成,考城唾手可得也!”

    见不少人犹是一脸的迷迷怔怔,陈庆之一笑,稍作解释。

    浮垒者,观其字义,自然就是浮在水面上的堡垒。夯土为基,这是为了保持底部重心,不致倾覆;覆木为底,便可令浮垒浮于水面;上起高楼,若得与城墙同高时,垒中万箭齐发,轻松便可压制城头,再以垒顶飞桥挂城,则千军万马如履平地,一发就可杀进城去。

    恰如裴叔业书中所言,大抵可以将这浮垒理解成简化版的楼船,既得楼船居高临下之利,攻守皆备,又无赶造大船之辛苦,夯土伐木即成。浮水筑垒,用来对付这阔水四面的考城,简直可称“对症下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