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西退-《浊世砺行》
第(2/3)页
“好一个失地存人!”宇文泰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既见众将已是达成一致,自是下令全军整束,尽早西归。
。。。。。。
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梁大同三年)闰九月十八,恒农各处西军齐集陕城,又于当晚连夜开城西遁。
除开军资器仗,士卒们每人携二十斤口粮在身,如此回头到了关中时,好歹也能撑上个月余。虽说负重不轻,西军兵将们却不以为苦,一则这些时日里大家伙顿顿饱餐,膘都快长出来了,有的就是劲力;二则嘛,一年多来大伙儿实在是饿怕了,身上背着的再重,那可都是粮食呵,谁又会心生嫌弃?据说还有那身宽力大的,一骨碌扛起五十斤口粮背走,路上都不带喘的。
在此之前,宇文泰已遣人急至冯翊,知会裴果,说是大军即将赶至华州会和,要裴果安心固守,不教大河防线有失。
西军跑得突然,高敖曹不及阻止。他也知西贼精锐尽数在此,匆匆去追,就怕中了埋伏,当下喝令三军小心行事,先夺回恒农诸县为上,此外便是派遣快马轻舟,将此消息赶紧报去河东高欢得知。
。。。。。。
闰九月二十一,西军退入关中。
宇文泰留下独孤信镇守潼关,另派杨忠与宇文护为辅。既是要集中兵力抵敌高欢,潼关这里的兵卒留得可不能多,不过有潼关天险在手,想来也不虞有失。
西军主力便待北上冯翊,才至渭河南岸,忽然有华州使者赶来,急报曰:“东贼已然在蒲阪搭起了浮桥,三两日内即要大肆渡河。裴使君有言,华州已断不可守,请大丞相率部西退,莫要再行北上了!”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哗然。
宇文泰皱起了眉头,说道:“渭河又不如黄河那般宽阔,我这里连夜就可搭起了浮桥,渡河而北。顶多明日晚些时候,大军就能抵达蒲阪津对岸。哪怕高贼明日就行渡河,那也不可能二十万众一起渡了过来。孝宽但与我合兵,如何就挡不住东贼前锋?”手一挥,对着那使者喝道:“去!速去知会你家裴使君,就说我宇文泰明日即至,叫他坚守莫怠!”
华州使者一滞,脸孔涨得通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众人正奇怪间,宇文泰早是叫道:“这都什么当口了?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使者一震,不敢再行支吾,当下哭丧着脸说道:“不敢有瞒大丞相,裴使君今早已令尽撤沿河防线,华州全军收缩,先至冯翊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