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建城-《浊世砺行》


    第(3/3)页

    既要建城,头一桩事体自然就是选址。

    南汾州与东魏交界处,自西向东,计有龙门(今山西省运城河津市)、高凉(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南绛(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与邵(今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四郡也。

    其中龙门、南绛及邵这三郡或枕吕梁、或倚中条,边境处山势崎岖、道路难行。自裴果到了河东,早是于险要处筑堡建垒、挖沟引水,不敢说高枕无忧,实也无失守之虞。唯这高凉郡,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大军行进。正因如此,东军欲图南汾腹地,每来犯时,必先经高凉郡。

    于是商议下来,建城之所,当在这高凉郡里。这也是裴果等一众跑来高凉郡徘徊不去的缘由所在了。

    然则,高凉郡土地广袤,又该于郡中何处建城为好?

    汾水自高凉郡流过,分郡地为南北。北部本就只窄窄数十里,又常见东军驰马,百姓们不堪其扰,多已渡河迁去了郡南,可谓十室九空。说实话,保之无益。且汾水横亘,虽不敢似大河那般称为天堑,实也阻塞南北交通,若在郡北大量驻军,给养是个大问题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给东贼包了圆,那可就大事不好。

    于是乎,大家伙一致赞同,索性弃了郡北之地,就在南岸濒水建城。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前有长河阻隔,先就多了一道天险不是?

    汾水宽阔,古来就是水运要道,若至夏季水势暴涨时,有时竟能通行楼船大舰。故此,地势低平处定然是不能选的,否则东贼只需驾起大船,居高临下攻来,那么这城池还济得何用?

    裴果遂与一众麾下来回奔驰,沿着汾水南岸一路勘察,专挑那高塬险坡处去。

    南汾州士民不知裴果他等的算计,好奇心起来,这便有了大家伙聚于高岗看热闹的戏码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