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2/3)页

    几个月前,伊尔库茨克的俄军就已经完成了集结,但是还没等他们大军出击!寒冬就已经到来,西伯利亚寒流一夜之间侵袭大地,整个北疆被覆盖在一层厚厚的冰雪之下。这样的天气,在野外不管是行军还是打仗,都已经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更何况是几十万大军的大会战!

    最起码在1913年冬春,俄军攻破斯留旦卡前线,收复乌兰乌德的梦想已经是破灭了。

    斯留旦卡,成为矗立在北疆的一个小小的闪着锋利寒光的尖刀,虽然扎眼,但是却牢牢的横在俄罗斯大军的面前。

    现在,仍然是张绍增军奉命阻挡在这里。克服着恶劣的自然条件,不断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扩建着工事,几个月以来,斯留旦卡原来的野战工事,如今已经扩大了几乎一倍,完全有一些永固工事的风采了,即使是开春,俄军再行进攻,都已经很难在强行突破。

    现在,在这里每天进行的例行公事的进攻,就纯粹只能算是消磨耐心和意志的消耗战了。在这种战争中,每天唱主角的不再是地面成千上万人的冲锋,而是天上的飞机,和地面阵地相隔几十公里距离的大炮。

    每天前线上,中俄两军前线都要有一阵规律性的炮战打响,轰轰隆隆的一阵轰炸的表演过后,就不再有什么动静。而天空,俄罗斯人的飞机和中华帝国空军交战的结果,到目前为止的战绩是三十七比零。英法两国当今强国的飞机,在天空上是全面的落后,完全是被打怕了。

    那些英法的飞行员们一看见中国空军的飞机出场,就玩命似的飞奔,生恐稍微反应慢了一下,就要被对方衔尾猛追了。中国飞机对英法飞机,那是性能上的全面优势,一旦真正对上,拿些老式的战机,就连逃跑都是个奢望。

    就这样,从斯留旦卡血战之后,借助西伯利亚酷寒的寒冬天气,中国人稳住了斯留旦卡前线。沿着北疆原西伯利亚铁路线,以乌兰乌德为中心的库伦方面军,已经是牢牢的钉在了这里。

    ……

    中俄战争,在全世界搅起了一阵风波过去之后,又悄悄的沉寂了下去,虽然是事先谁也没有料想到,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样子,但是毫无疑问,也只有这个结果才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不管是中国和俄国,哪一个,都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轻易的败下去。双方的动员力都几乎是无限,这样僵持下去,倒像是必然的了,除非,有某种凌驾于中国和俄国之上的另一种力量介入进来。

    美国,对这种结果的反应时松了一口气,倒是在心中暗暗窃喜起来。

    这种结果,对美国来说,远远要比预先的猜想,中国在俄罗斯的打击之下迅速的崩溃要好得多。

    毕竟美国在中国的那么多的投资可不能白白的浪费了,美国既不希望中国迅速的被击溃,当然,也不希望中国迅速的成长起来。照现在看,中国国防军虽然在北疆展现出了初期短时间内的非凡的战斗力之后,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潜力无穷的帝国,中方的进攻也是后继乏力。而俄罗斯,显然也没有显现出来将中国全盘击溃的可能。这也是比较符合逻辑的结果。也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样的局面自然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