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柯南:“……” 喂喂,你是想跟大家科普‘军粮’的话题吗…… “爸爸,我们离开旅馆的时候吃过饭了啊,现在又还没中午呢。” 毛利兰无奈地提醒,随即重回正题,“我记得刚才说到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一个和鸟有关的战术……” 库拉索也是好奇地看着毛利小五郎,显然是在确认柯南之前的拆台是否属实。 毛利小五郎支支吾吾,“是……是‘猫头鹰战术’吧……” “毛利先生,应该是‘啄木鸟战术’才对。” 众人转身看去。 叶更一也将录像中的镜头移到那边,让三名有着各自独特气质的人进入画面。 “咦?是由衣警官,大和警官还有诸伏警官。” 女性之间的称呼总是更容易亲密一些。 面对毛利兰的招呼,上原由衣也是回以了一个微笑。 倒是大和敢助不知是不是心情不好,一开口就不怎么客气,“身为关东的名侦探,毛利先生居然会忘记这么基础的战术名称啊。” “……”毛利小五郎有被噎到。 面对柯南的拆台他尚且还能发挥成年人的‘蛮横’挥舞拳头,可……面对另一个成年人的不给面子,他这会儿确实是有些尴尬。 “看来大和警官对这个战术很熟悉。” 叶更一暂停录像,走到几人面前,“来这里的路上,我有听毛利先生讲述了一些内容,所以很好奇上杉谦信是怎么识破这个战术的?” 大和敢助很是自信地说道: “当然是观察到武田军营炊烟的数量减少,从而判断出了对方分兵迂回。” “哦?” 叶更一继续问道: “那为什么武田军不掩饰炊烟的变化?是无可奈何,还是不小心?” “这……” 大和敢助皱眉思考一会儿,突然发现这并不在自己了解的川中岛合战的知识范围内,只能给出一个基于事实的逆推答复: “是战场条件限制,所以才没办法吧……” “是吗?” 叶更一语气平静,“可是根据《甲阳军鉴》记载,武田军当时驻扎在海津城,完全有能力通过控制生火时间和调整炊事区域来掩饰兵力的调动,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这种事我怎么,呃……”大和敢助一时语塞。 叶更一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继续追问: “换个角度,上杉谦信在妻女山布阵,与海津城直线距离超过4公里,且中间有地形阻挡,他是怎么准确观察到炊烟的变化?既然是在打仗,吃饭难道不会采取轮班制吗?当时的天气怎么样,气象条件真的支持这种程度的观察吗?还是说他安排了斥候?那么……最开始识破这一计谋的人是他,还是斥候,如果是斥候,那个斥候叫什么名字?此等战役又立下了大功,总该有一两笔的记载吧?” “我……他……斥、斥候的名字……?”大和敢助嘴巴越张越大,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叶更一给了他几秒钟时间思考,然后淡淡道: “知道并记下故事中的情节非常容易,但若是不能洞察背后的逻辑矛盾与历史情境还原,不过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搬运。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和警官,你如果在破案的时候也如此地想当然,恐怕会错过很多关键的线索。” 这番话连消带打,成功将毛利小五郎身上的尴尬转移到了大和敢助的身上。 一旁的诸伏高明见状,轻轻摇了摇头,就要上前解围。 叶更一对他早有关注,先一步招呼道: “诸伏警官,赤壁案后又见面了,最近有好好读一读正史吗?” 自己一定是因为敢助的失言被迁怒了吧……虽然自己多少也知道那个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粗神经的家伙,今天的心情为什么会这么糟糕就是了…… 诸伏高明可是见识过这位叶专家的见识广博,苦笑着颔首还礼: “空闲时确实有在研读,以后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指正一二……” 说完,他伸出了手,也算是变相地在替大和敢助服软。 “过谦了。”叶更一伸手和他握了一下。 一旁的库拉索小声嘀咕,“总感觉很激烈的样子,他们……刚刚是在吵架吗?” “这个……” 柯南干笑了一声,也不管是不是在问自己,半吐槽地说道: “算是大人之间还算友好的交流吧……” 感谢:云湆、书友140711155302727、免绅士Y留渺、我たま来辣的月票;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第(3/3)页